别啰嗦,只要符合以下规定,做到规定中要求,就能补缴,想补缴就不要考虑滞纳金,不符合条件缴纳滞纳金也不允许补缴。
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有过工作经历,但因各种原因解除劳动关系或离开原单位,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中断缴费的,截止2014年12月31日,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人员,可凭有效原始材料,以个人身份补缴2011年6月30日(含)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申办补缴时,应提供以下材料:1.本人身份证、户口簿;2.本人原始档案、《劳动合同》、用工登记表、工资台账等证明其工作经历的相关原始资料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2年河北省养老金调整具体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我们也看一下具体调整的细则,七月份是各地密集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高峰的时间,也就是说到了七月份我们可以收到养老金补发的钱了,那么从八月份开始,按照调整之后的标准开始领取新的基本养老金了,我们也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下具体调整的内容。
第一项定额调整, 2022年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6元, 2021年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9元,同比下降了3元钱。第二项挂钩调整,这里面是分成了两个点,一个是缴费年限挂钩,一个是养老金水平挂钩。第三项高龄倾斜方面,退休人员高龄倾斜这一块的调整是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退休人员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和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额外增加基础养老金20元, 30元和40元,这一块儿跟2021年的标准是一致的没有变化。
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分成了三个档次,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倾斜金额在这一块儿和2021年是一样的,艰苦边远地区就倾斜方面和去年的金额也是一样的,没有变化,那么通过以上调整内容我们总结也可以看到定额降了,挂钩中的缴费年限降了,高龄倾斜没有变,艰苦边远地区没有变,但是这里面挂钩中的养老金的水平挂钩是涨了,那么通过以上的调整内容来看这三类人能够啊多领到钱。
第一类人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的人,那么养老金的涨钱的额度除了和退休人员到手的养老金挂钩,还和本人的缴费年限是相挂钩的,我们举个例子看一下,你们就明白了,假如说河北某企业员工张某某和王某某都是普通的工人,张某某工龄30年,那么养老金水平是3000元,王某某工龄15年,养老金水平1500元,那么按照2022年养老金上调的一个方案看一看这差距是有多大。
首先先来看一看张某某工龄30年,那么定额调整这一块儿就是46元,挂钩调整就是等于30乘以1.22再加上3000乘以百分之1.09,那么最后的结果是69.3元,那么这两项相加的金额就是115.3元了,已经超过100元了,再来看一看工龄15年的王某某,定额调整是46元,挂钩调整是15乘以1.22+1500乘以的百分之1.09,最后的结果是34.65,那么这两项相加的金额是80.65,通过以上的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缴费年限越长的人呢是越吃香,涨的也是越多。
第二类人是高龄的老人,那么国家对于高龄退休老人是有着特殊的照顾的,只要年龄满足政策的规定,就能比退休人员是多涨一笔钱,这是对于说老年人人性化的一种关怀,所以说70岁为起始线分别增加了20元, 30元和40元,那么再加上定额和挂钩的这一部分,肯定是高龄的老人会多领到钱了。
第三类人是艰苦偏远地区的人员,这一类人也是能够多领到钱的,因为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幅员辽阔,难免会出现一些地区因为地形,位置,气候条件等一些原因导致了工作环境恶劣,经济是相对落后的情况,国家对于这些人每年在养老金的调整方面也能够是给多涨钱的,所以说通过这以上的变化,我们就能看出来以上的三类人是多能够拿到钱的。
法律主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一)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从1月起,河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其中省级财政负担10元(中央财政按现行对河北省的补助标准负担70元,如中央对河北省的补助标准继续调整,则按中央对河北省的补助标准增量进一步调整河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鼓励各市、县(市、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本地区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负担。本次提高的省级基础养老金,原则上不得冲抵或替代各地自行提高的基础养老金。
据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2009年,河北省启动第一批新农保试点,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始同步试点。2012年7月1日起,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统称为“河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1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75年,今年1月1日起再提高到80元。这是河北省第三次为城乡居民提高基础养老金。
《通知》还要求,从1月起,各地要按提高后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保养老金,并确保专款专用。
记者另悉,截至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共有3440.32万人参保,参保率98.40%。其中,16-59周岁参保缴费人数为2476.77万人,共为963.55万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
河北养老金会有什么变化 2022年河北养老金是否会上调?
一、2022年河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方面有变化
目前,河北的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13元,这是2020年的标准,2021年并没有上调基础养老金。值得注意的是,河北在2021年之前已经连续7次上调了基础养老金,而2021年并没有正常来调整,那么这就意味着2022年,河北的基础养老金有非常大的概率实现上调。
因为根据河北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的方案,河北会通过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调整情况,适时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
而2021年的物价是呈上涨态势的,居民收入也在增长,加上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大概率还会实现增长,那么河北2022年的基础养老金就面临调整的窗口。
二、2022年河北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将继续兑现
河北早在2020年就开始启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工作,并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底前退休的中人兑现了养老金待遇。同时在加快对于2018年至2019年度退休的中人待遇核算。现在已经过去1年时间了,相信在2022年,对于2018年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方面都是会陆续兑现的。
届时,会根据不同的退休年限,按照不同的比例来进行补发,不仅会补发新方案高出老方案计算的养老金的差额,对于这些年养老金上涨的部分,也会进行补发。
三、2022年河北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将再次上调
2021年河北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进行了调整,达到了6575元,相比2020年的基数6291元,上涨了284元,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将再次上调,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2022年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方面将会更多一些。
比如说同样工龄30年、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10万元、60岁退休的退休人员,按照2020年计发基数计算,养老金就是2606元左右,而按照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核算的话,养老金就是2691元,这样每个月就相差了85元左右。
注意养老金基数公布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下半年,对于2022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员,养老金会采取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等到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再重新核算,并进行补发。
四、2022年河北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有望再次上调。
基于2021年的物价及社会平均工资上涨等情况,2022年,职工养老金将有很大概率迎来18年连涨,那么对于524.43万的参与职工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来说,个人的养老金将再次上调,一般来说,都是可以上涨100多块钱。
根据数据,河北2020年的参保离退休人员480.29人,对应的人均养老金为2895元,如果2022年养老金继续上涨的话,那么这480万多的退休人员,将有资格参与养老金上调,而人均养老金应该也可以达到3000元左右。可以看到,河北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整体是低于全国人均养老金的。
【法律分析】:1、调整人员:2020年12月31日按照规定办理了退休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员工;
2、调整办法: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方式进行;
(1)定额调整:
每个人每个月涨49元;
(2)挂钩调整:
按照本人交费年限(含视同交费年限):
每年1年每个月增加1.32元,按照本人2020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02%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1946年1月1日-1950年12月31日出生,每个月增加20元/月;
1941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出生,每个月增加30元/月;
1940年12月31日以及以前出生的,每个月增加40元/月;
(3)倾斜调整:
在2021河北省养老金上调细则中,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偏远艰苦地区的人员,进行增加:
一类地区每个人增加15元/月;
二类地区每个人增加20元/月;
三类地区每个人增加25元/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上一篇:为什么说十月怀胎九个月就生
下一篇:山西景区火灾事故原因
发表评论